贫困虽然直观地表现为一种经济状况,但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文化体系。由于长时期贫困生活的历史沉淀,在贫困地区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因而在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治理时,也不可忽视这类地区的文化建设。
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考察与分析。从社会层面上看,贫困地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闭塞。其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长期凝固不变或变化幅度极小。他们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主流,无力分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新成果。这种封闭反过来又加强了贫困地区及其人口对现代文明的排斥。通常表现为:常用浮浅的实用观来看待文化的力量,认为文化程度与他们的生计没有什么联系,不愿意花钱让子女读书识字;对新生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如不愿意接受科学的种田和养殖方式等。从家庭层面上看,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特定的家庭规模和家庭关系上。一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越穷越生,越生越穷。1988年对全国农村6、7万住户的调查资料表明:在贫困户中,三口人以下的家庭只占贫困户总数的11.9%,三口人以上的家庭则占88%。二是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在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上,妇女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她们往往劳动时间最长而生活保障最差。从个人层面上看,作为贫困地区文化典型代表的个人,通常目光短浅、知识贫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关心眼前利益和个人事情,安于贫困而不去积极努力摆脱贫困,一切听天由命。
贫困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是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积累的结果。贫困地区一般都自然环境恶劣,位置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社会、经济和文化落后。在这种环境中,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及其成果很难进入到他们的生活视野,而早期反映封建社会或自然经济形态的文化思想仍处于统治地位。同时,由于外部文明世界的刺激及其与现代文明迅速拉大的距离感又使其形成了及时行乐、急功近利、自暴自弃等文化心理和行为特征。长期以来,这样一种文化状态既使其固守贫困,又相对地加深了其贫困程度。
通过对贫困地区文化特征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不但不能忽视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而且还要特别重视这类地区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开发其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而且还要帮助贫困地区造就一种与现代经济文明相融合的人文环境,为贫困地区改变其落后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供文化支持,为贫困地区自觉摆脱贫困提供精神动力。为此,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贫困地区的制度建设,包括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文明公约等等。制度本身是一种文化力,它一方面把现代文明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导入贫困地区,另一方面又对贫困地区人口产生约束和影响。其次,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普及和推广方面的组织及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可以组织和动员科技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重点选择一些成熟可靠、易于掌握、有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通过扎实的工作,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贫困户手上,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利用三级科技推广组织网络开展多层次的大规模培训,特别要强化对贫困地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尽快使每一个贫困户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再次,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质量差、学生入学率低、合格率低、辍学率高等问题。要持久地坚持和推动“希望工程”。要做好普及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扫盲工作,加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第四,要倡导、支持和组织贫困地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合理流动。这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见效快的人力资本投资。农民外出不仅获得劳务收入,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了解信息,掌握技术。最后,要加强市县乡三级及各种社会力量对贫困地区的文明辐射作用,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与灌输,经常开展送戏到村、送书到村、送“影”到村等文化主题活动,丰富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活。总之,反贫困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从文化出发的反贫困战略措施旨在对贫困地区落后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进行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造,以培育和造就其摆脱贫困的自我启动和自我发展力量。在我国扶贫攻坚由救济式转向开发式、由“输血”型转向“造血”型的战略转换中,它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